二和三国演义的关系
揵先回答:没关系!
这部三国,说的是“真史”
。
我每日里琢磨的史料,是《资治通鉴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《全三国文》《世说新语》《建康实录》《汉晋春秋》……还有各种杂七杂八,总之全不受《演义》影响。
——很想说的是:其实“真史”
,比“演义”
更惊心!
《演义》是文学小说,老罗已经把历史戏剧化了,也就是套路了,你想看到的故事结果,其实作者早都设计好了。
戏本子里的情节么,总是作者带着读者去实现某种愿想的。
这不,老罗已经把几百年以来、不只十几亿的中国人,成功地套路成了蜀汉的死忠粉。
(连我家的10岁儿子都是。
)
但真史——没套路。
你永远想不出,下一步棋,古人会怎么走。
唯其真实,才惊心动魄!
举一个感触极深的例子:关于……诸葛亮。
《演义》里,诸葛丞相的形象,够完美,简直是民族智慧的化身,用鲁迅先生的话说,已经像个“妖”
了。
所以,从小时候,我就谈不上喜欢他。
他太无瑕,太高太上,像我这样的普通娃,哪有资格喜欢这等神圣。
他不能让我产生亲近感,让我不敢去“爱”
,当然,更不敢有半句微词。
真的喜欢上丞相,是读了《资治通鉴》和《三国志》,还研究了一段时间之后。
的确,爱了。
在真史里,我读出了他的各种不易,各种无奈,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,还有,各种境遇下,那始终如一的“品”
。
我已经能触到他,能感受到他的点点悲喜。
以至于带娃去游秦岭,驻足子午道前,心情久久不能平,想,秦岭的猎猎秋风,正像丞相当年兵出祁山时的心情吧……
在“真史”
里,丞相是有血有情的,不是神更不是妖,而是像你我一样的——“人”
。
但他,却做出了我们怎么也做不到的事儿!
于是倾慕和心疼,油然而生。
《演义》让我膜拜于一个符号,真史,却让我心悦诚服地喜欢上了一个“真”
人。
所以,在这套三国里,诸葛丞相,不会掐不能算也没有借东风,但是,他自有故事,自能动人。
甚至有些桥段,对于《三国演义》的老读者来说,还是陌生的。
丞相是第一例,类似还有诸多,比如曹丕,比如关羽,比如……呃,太多太多。
总之,此三国非彼三国,终归是那句:没有关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